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教书育人新楷模|黄锦臣:是老师更是“妈妈”

来源:教书育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9-15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编者按: 一方书桌,三寸粉笔,一生光阴,四季流转。教师是我们青春梦想的奠基人,是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。值此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起感念恩师,一起聆听老师们的那

编者按:一方书桌,三寸粉笔,一生光阴,四季流转。教师是我们青春梦想的奠基人,是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。值此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起感念恩师,一起聆听老师们的那些动人故事,共同说一句“老师,您好”。

红网时刻记者 胡用梅 郴州报道

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渔网村海拔800米,有“苏仙区屋脊”之称。今年48岁的黄锦臣,29年如一日,扎根在这里,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。在这里,孩子们亲切地叫她“妈妈”。

守候大山,只因心中那份乡情

1991年,黄锦臣从郴州师范毕业就回到了家乡任教。

刚走上讲台,面对一群淳朴的山区孩子,黄锦臣把女性特有的爱洒在每个孩子身上。

黄锦臣陪孩子们游戏。

山区孩子一般好动,不大讲卫生,一身衣服穿了不到一天就弄得脏兮兮的,春秋季节时又经常发生流行性疾病。当时,学校没有安装自来水,师生们吃水要到500多米的山下水井挑。

但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她每天要比别的老师多挑两担,帮助那些不讲卫生的孩子洗手、洗脸、洗头发,给孩子们剪指甲、梳头。就在她这一复一日的教育中,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干净了,手上的泥土不见了……

“我刚教书时,班上有个女孩叫黄小青(化名),母亲嫌家里穷,地方偏远,便与她父亲离婚改嫁他乡;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南下广东打工,一年仅在春节时回家。她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。”黄锦臣说,一天,她在上课时看到她不时在头上抓痒,便拔开她的头发一看,原来是满头的虱子。

黄锦臣正在批改作业。

下课后,黄锦臣立即帮她清洗干净,还帮她吹干并梳好头。小女孩摸了摸自己被洗干净的头发,对着镜子看了看。缺少母爱的她一下子扑倒在我的怀里,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:“妈妈!”

2006年,黄锦臣7岁的女儿要到当时的廖家湾乡(后并入良田镇)中心完小读三年级。中心校领导为了照顾黄锦臣,决定将其调往中心校任教。消息一出,许多家长舍不得让她走,村干部为此还专程找到中心校领导,要求把她留下。

这让她犯了难,一边是乡亲们的苦苦挽留,一边是7岁的女儿就要到30里外的中心校读寄宿。她选择了乡亲们的挽留,决定送女儿独自去学校。

送女儿到中心校就读的当天,黄锦臣亲自把女儿领到教室里。但只要她一转身,女儿就马上抱住她不让走。没办法,她“狠心”地掰开女儿的手,忍着泪水跑出教室,身后却传来女儿撕心裂肺地喊:“妈妈,我要回家,我不想住校!”

当天下午放学时,她又接到女儿苦苦哀求的电话:“妈妈,你来接我吧,我不想在这里住,我要回家!”心疼女儿的黄锦臣又坐着摩托车赶到中心校,陪女儿睡觉。

一周后,黄锦臣对女儿说:“你看,你们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像你这么娇生惯养。她们的妈妈都没有来陪睡,你为什么要我来陪睡?你现在是7岁的孩子了,要学会独立生活。”

条件艰苦,她无怨无悔为学生

土生土长的黄锦臣虽然习惯了家乡的条件艰苦,但有时缺水缺电的问题让人烦恼。每年秋天的11月,学校周边的一口水井时常干涸见底。为了给孩子们热菜煮饭,她不得不跟乡亲们下山找水源,每天清早刚天亮就去挑水。

1999年11月的一天早上,刚下了一点毛毛雨,黄锦臣挑着一担水跌跌撞撞上坡时,不小心水桶碰到了一块石头,加之脚上粘了泥土,水洒满了山坡,脚一滑,腿一软,摔倒在山坡上……等她反应过来后,两个水桶已往山下滚,水洒满了山坡。

黄锦臣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学习。

爬起来时,她发现脚崴了,便忍痛一瘸一拐地找回水桶,挑着两个半桶水回来。一半给孩子们热菜煮饭,一半给自己洗脸洗脚。

当天夜晚,她揉着有点红肿的脚,泪水直流。心里直问自己何苦要坚守在大山里呢?然而,她转而一想,这么偏僻的山村,自己这个生长在这里的人都不想呆,外地的老师就更不愿意在此安心教书了。第二天刚一亮,她又拖着酸痛的脚,挑着水桶出发……

文章来源:《教书育人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yr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915/653.html

上一篇:教书育人到种树培花,不退休的“园丁”赖兆铭
下一篇:教师节溯源:教书育人,平凡而伟大